随着房地产行业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,从限购松绑到降低购房门槛、降低房贷利率、提高公积金贷款支持,从融资支持到城市更新、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等,政策环境正逐步回暖。
在此背景下,作为北京国企龙头房企——首开股份(600376.sh),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曙光。
融资端的突破,成为首开股份稳健前行的重要支撑。2025年6月16日,首开股份顺利完成 2025 年度第一期规模 19.31 亿元的 CMBN 项目发行。2025年7月,首开股份再次先后成功发行中票及公司债。7月3日2025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10亿元,其中2+2年期品种发行规模5亿元,票面利率2.77%;3+2年期品种发行规模5亿元,票面利率2.99%,后者为首开股份2025年以来3+2年期品种票面利率首次破3%,降本增效成效量化可见。随后,首开股份在资本市场再传积极信号,成功完成私募公司债券 “25 首股 03”(债券代码:259163.SH)的簿记建档。本期债券发行规模达12亿元,采用2+2+2年期的灵活期限结构,最终票面利率锁定在2.79%。
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复苏进程中,首开股份作为国有房企,其国企属性所赋予的信用优势愈发突出。此次公司以显著低于市场水平的利率成功发行中票及私募债,且获大量资金踊跃认购,这一举措不仅稳固了其在核心市场的地位,更凸显出公司即便在复苏阶段,仍能保持持续稳定的低利率融资能力。这既是首开股份主体信用安全的坚实印证,为公司后续有效压降财务费用提供了有力支撑;更以标杆效应助力改善行业融资环境,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复苏注入了持久信心。
基本面的持续改善,则凸显企业 “造血能力” 的修复。根据财报显示,2025年一季度,首开股份营业收入38.86亿元,同比增长12.34%,重回增长区间。经营现金流方面,今年一季度,为46.24亿元,同比增长262.24%,加速资金回笼。这里补充一句,对当下任何房地产企业来说,相比于净利润,营业收入和经营现金流更加重要,因为这意味“造血能力”。据首开股份2025年6月销售简报显示,2025年6月份,公司共实现签约面积13.30万平方米,环比上升41.34%;签约金额20.68亿元,环比上升38.91%,也就是说,销售情况也在加速回暖。
在 “开发 + 运营 + 服务” 的全产业链布局中,物业经营与城市更新等创新业务的突破,正成为首开股份未来增长的新引擎。
物业经营板块已形成规模效应。2024年,首开股份实现物业租赁面积171万平米,物业管理面积265万平米,酒店客房销售数量32万间/天。财务方面,酒店物业经营结算收入8.54亿元,结算成本7.82亿元。
城市更新等创新业务方面则展现出强劲潜力。根据公司的披露,首开尚乐10家长租公寓整体出租率90%、收缴率100%;另外,昌平首开LONG街入选“中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”、“首都文明街巷”,首开寸草作为融合式养老代表,9家养老院整体入住率82%。
尽管这两块业务当前占比尚不算高,但已清晰指向首开股份的转型方向 —— 从传统开发向 “开发 + 运营 + 服务” 全链条延伸,为长期发展培育新增长极。在 “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” 的政策导向下,首开股份既受益于行业政策暖风,又通过融资突破与业务创新夯实自身根基。多重积极因素共振之下,这家北京国企龙头的发展曙光,已在转型与坚守中渐显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