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已过半程,房企中期业绩陆续揭晓。首开股份这份中报,呈现出了一些与行业趋势既同步又分化的特点。
报告显示,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105%;整体毛利率回升至12.39%,同比改善明显。虽然净利润仍为亏损,但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。
更引人注目的是其融资能力——上半年成功发行多笔低成本债券,其中一期中期票据利率低至2.77%,在民营房企融资艰难的当下,凸显出国企的信用优势。
销售:京内项目贡献近四成
非住宅去化25亿
上半年,首开股份实现全口径销售额114亿元,同比下降25%。
面对市场调整,公司加大了回款力度,实现销售回款155亿元,高于签约销售额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还积极推进商办、车位等非住宅类资产去化,上半年实现相关销售额25亿元。
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改善了现金流状况。
从区域分布看,北京仍是首开股份最重要的市场,销售面积占比达39%。
苏州、成都、福州等二线城市也有一定贡献。
投资:存货价值969亿
加速处置滞重资产
期末,首开股份存货账面价值969亿元,较期初下降11%。
但从结构来看,已完工开发产品(现房)占比从期初的33%上升至39%,现房去化压力有所增加。
公司在报告中表示,对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住宅项目,将采取措施加速去化;对于非核心区域的空置商办等滞重资产,力争尽快处置。
部分项目如首开紫樾花园、盈瑞家园等,存货跌价准备计提较高,反映出这些项目在市场上面临一定的去化压力。
盈利:营收增长105%
毛利率明显改善
上半年,首开股份营业收入180亿元,同比增长105%。
毛利润22.3亿元,同比增长168%。
毛利率达到12.39%,同比提升7.6个百分点。
这种改善主要得益于北京端礼著、望京樾等项目的集中交付。
这些项目为2021年后获取,毛利率相对较高,带动了整体盈利水平的提升。
虽然公司净利润仍为亏损14.36亿元,但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,显示出经营效率的一定改善。
负债:融资成本低至2.77%
现金短债比0.83
融资能力是首开股份中报的一大亮点。
上半年公司成功发行多笔低成本债券:7月发行的中期票据利率低至2.77%,创年内新低;随后发行的私募公司债利率也仅为2.79%。
这些融资动作,使得公司平均融资成本控制在3.95%,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。
同时,公司还获得了首开集团15亿元的新增流动性支持。
期末,公司有息债务总额1045.7亿元,较期初下降6%。
现金短债比为0.83,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5%,净负债率为193%,偿债指标仍面临一定压力。
多元化:长租公寓出租率93%
养老业务持续布局
除开发主业外,首开股份在多元化业务方面也有所布局。
物业经营方面,公司新设统一"商管平台",推行总部赋能式管理架构。
昌平首开Long街"两周年庆"活动总客流超12万人次,两日销售额突破600万元。
长租公寓领域,"首开乐尚"品牌在北京、杭州、福州三地开业11家,上市房源近7000套,出租率达到93%。
养老板块,北京顺义区十號国际养老社区已进入精装修阶段;"首开寸草"养老品牌在北京已布局9家养老院。